“业务在回暖,信心未改变”

新华社杭州11月1日电(记者吴帅帅、殷晓圣)近几日,日本电产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封静正忙着对即将动工的新项目做最后的标准审核。11月下旬,这家日资企业位于浙江平湖的“旗舰工厂”即将破土动工,全面投产后,这一新工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机的预计年产能将达到100万套。

平湖市紧邻上海。这一县级市集聚了300多家各类外资企业,其中不乏具备一定规模的制造业企业。

日本电产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是其中较早落户的外资企业。2001年,这家主要生产各类汽车电机的日资企业就已开始把产线转移至平湖市。


【资料图】

目前公司启动的“旗舰工厂”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政府配合我们积极推进标准厂房施工建设,我们的目标是一年后实现正式投产。”封静说。

“中国市场不断给予企业发展机遇和信心。”封静说,除了传统汽车转向、刹车电机等产品外,近两年随着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不断提升,企业开拓的驱动电机等业务前景广阔。2021年,企业实现营收约27亿元人民币。

“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很快,企业必须提高产能才能抢占市场,所以我们不仅没有收缩业务,反而要抢时间、扩产能。”封静说。

在相距不远的另一家日企浙江好侍食品有限公司平湖工厂内,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每分钟能生产200余件各种风味的咖喱产品。公司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电商购物季备货。

浙江好侍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蛯原武弘说,好侍在中国上海、大连等地都有工厂,中国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广阔的市场、发达的电商、便捷的物流等助推企业在华业务快速成长。

“我们2016年成立平湖公司,3年就实现盈利。我们的新产线都是盈利再投资,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蛯原武弘说,“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在平湖市投入5条生产线,按照计划产能,这里届时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咖喱工厂’之一。”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外资企业面临挑战,但记者在平湖走访看到,一些企业的业务在回暖、产能在扩大。

在主要生产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的德企斯泰必鲁斯浙江平湖工厂,7月开始订单一直处于饱和状态。

德国斯泰必鲁斯(浙江)有限公司工厂长马云杰介绍,目前公司单月出货量在30万套至40万套,已经满负荷运转,但现有产能也只能勉强应付纷至沓来的订单。“明年新增3条产线的计划已经提上日程,产能相较今年可翻一番。”

商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037.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5.6%,折合1553亿美元,同比增长18.9%。

康迈尔机电(嘉兴)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马蒂亚·卢里介绍,目前,中国的供应链体系能满足企业95%的原料、配件采购需求,很难想象在世界其他地方,有这样的供应链保障能力。“这些要素都是我们继续增资的信心来源。”

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招商服务办副主任毛方英介绍,2022年前三季度平湖经开区已完成合同外资2.96亿美元,同比增长99.6%,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达77.2%。

“针对外资项目特点我们也做了服务和配套方面的完善。比如设置‘项目经理’保持2到3年的服务周期;针对外资企业需求在本地技工学校订单式培养技术人才等。”毛方英说。

“业务在回暖,更重要的是我们扎根中国的信心没有改变。”马云杰说。

(责编:王震、陈键)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键词: